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

《入中論禮讚文》格西滇津明就

格西滇津明珠開示 (譚淑蓉‧譚秀鈴整理)

2010.07.18於利生中心共修後開示

我今天想解釋入中論的禮讚:「聲聞中佛能王生,諸佛復從菩薩生,大悲心與無二慧,菩提心是佛子因。」這四句偈頌的內容是什麼呢?

能王是佛,聲聞和獨覺是依靠佛而生的,那佛依靠什麼而來的呢?佛是依靠菩薩而生的。這麼說,菩薩又是什麼呢?

大悲心與空正見以及菩提心三者就是菩薩的因。中佛就是獨覺的另外一個名稱,並不是真正的佛,只是對照藏文而翻的名稱。那麼聲聞和獨覺依靠佛而生的原因是什麼?最主要是依靠佛的語言而生。為什麼呢?因為依佛所說的如是去實踐佛法因而達到聲聞獨覺的阿羅漢果位。所以說是依佛語而生。接下來,佛依菩薩而生的原因是什麼呢?因為三時一切佛都是透過實修菩薩行才能達到究竟涅槃的果位,所以說佛是依菩薩而生。

菩薩是依大悲心、空正見和菩提心而生。原因雖然有很多,但是簡單的描述就是尚未入菩薩道之前,在內心一定要先生起大悲心,擁有大悲心就容易獲得菩提心。若只修大悲心和菩提心的話,不能斷除二障。所以一定要在內心生起空正見。這就是大乘種姓者主要所修的三主要道。
按照次第來解釋,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本,這是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中所提到的。這三者是息息相關的,以大悲心而言,是緣一切無餘眾生恨不得他們都離苦得樂的心、脫離痛苦的心。
一般而言,這就是大悲心。嚴格來講,俱足這樣的條件不見得是真正的大悲心,原因何在呢?通常自己在實修時,有時候也會生起這樣的動機來實修佛法,當下你在內心生起了希望一切眾生能脫離痛苦的心,如果是真實的大悲心,那麼你就是大乘種姓甦醒的人,從此就會成為大乘種姓者。

那麼,從此以後還會不會在心對任何眾生產生仇恨心?如果會,那只是造作的大悲心,而不是真實的大悲心。原因是得到真實大悲心的話,從此不會對人和眾生生起仇恨心,這才是真實的大悲心。

造作、不造作的原因又是什麼呢?我們凡夫在內心要發起大悲心是不容易的,因為必須透過努力奮鬥才能生起。這樣的大悲心稱為造作的大悲心。而不需要依賴努力奮鬥的動機,在行住坐臥中自然而然就生起的大悲心,就是不造作而且是真實的大悲心。

菩提心也是如此的分類,在內心擁有菩提心的人,只有菩薩和佛。除了這兩者,並沒有任何的補特伽羅具有這樣的心,而且菩提心是大乘的入門。

大悲心和菩提心這兩者的關係是什麼呢?當然是因果的關係。原因何在?

菩提心依大悲心而產生,因為大悲心的對境不只是這個世間的眾生而已,還包含一切無餘的眾生,都是他的對境。擁有這樣大悲心的人,一定會想:「我希望能快速救渡一切眾生脫離輪迴的苦。」但是現在先觀察自己,能不能救渡眾生?在這個時候才知道自己也是墮入輪迴的眾生之一,就像泥菩薩過江,自身難保,連自己都救護不了,何況是救渡眾生呢!

在此情況下,才發現要去尋找一個真正的能救渡者,這是誰呢?就是佛!那個時候就想:為了一切眾生我必須要先得到佛果才能救渡圓滿。所以依大悲心而生的菩提心產生的次第就是如此。

舉例來講,發生火警時,你立刻會想要尋找能消滅火災的人,那個人一定是消防工作者,因為他們的設備齊全由他們來消滅大火是最適合的,而自己是沒有能力滅火的。

無二慧就是空正見,空性的意思,這實在很難。在四部宗義中,道次第的解釋幾乎是一致的。但在微細的見解上卻略有不同。真正的空性來解釋的話,空性就是一切的法諦實不成立而且也自性不成立。這個正確的道理也是一切法都是緣起,觀待其他的法而成立的,觀待名言上存在的,所以一切法都是緣起。

在心經中提到無色聲香味觸法,這並不表示沒有色聲香味觸法。其意思是無自性成立的色聲香味觸法,否則什麼都沒有了,無解脫、無前後世、無業因果,將自己安住在斷邊,這樣的見解就是斷見,真是危險!

在大乘修行者來說,大悲心與菩提心是方便,空正見是智慧,必須方便與智慧雙運實修,就像老鷹依靠兩隻翅膀的力量才能飛上天,道理是一樣的。

為什麼月稱菩薩所禮讚的對象是大悲心呢?大悲心的功德、力量,就像我一樣,對於過去不曾領受過大悲心的人來說,只是嘴上說說罷了,完全不了解它的魅力。依照經論上所說的道理來解釋的話,大悲心的功德、力量貢獻無法想像,是難以形容的,我們也可看出其中小小的端倪。舉例來說,如果在內心生起大悲心的話,在當時你自己的情緒自然坦坦蕩蕩的,心境愉快。如是生起了大悲心的話呢,它的結果更是無法想像難以形容。

我們現在沒有得到菩提心、大悲心,但是可以修。有人說「慈悲沒有敵人」事實確是如此。因為敵人就是從自己的方面,以骯髒的心所製造出來的。事實上,以敵人的方面完全不成立是敵人的成份。原因是這個敵人有可能將來會變成你的親朋好友,有一天也可能成為你的敵人。所以道理是,從對象方面一點都沒有會成為敵人或好友的成份,所以呢,完全是自己捏造出來的。

因此我們修行的人,一開始要對眾生生起悲心,這是很重要的。它的對境沒有一定的量,對一二個人也是可以當作大悲心的對象,它的功德也很大。原因是如果對一個人生起了悲心的話,這當下你不會對他生起仇恨的心。由自己的覺受來看,這個悲心的所緣慢慢的推廣,這樣的情形下悲心的對境越來越廣,你仇恨的對象相對越來越少,久而久之,一切眾生都將成為自己所修悲心的對境,同時這個悲心就轉變成大悲心了。那個時候你的敵人就完全消失了。

所以說慈悲沒有敵人,就是這個道理。我們可能沒有辦法一股作氣達到大悲心的境界,但是實修大悲心的方法如同前述,從悲心開始修,主要先思惟它的功德和結果,再串習悲心,總有一天我們將能達到大悲心的境界。

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