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是廣大的,有非常多的內容,如果全部都要學習是很困難的。了義和不了義,還有各種各樣的禪修法門,有學不完的佛法。
一般來說,有兩種學習佛法的方法,一種是按照佛法的次第來學習,另一種是直截了當思惟自己的心態,觀照自己。
禪修時,心太急,身體不舒服,久了就不想打坐;心太放鬆,就會胡思亂想、打瞌睡。身心放鬆,身體坐好,不要有其它動作,心也不要想什麼,放鬆就好。一直想要有感覺、追求感覺,心就不能平靜,也不想打坐。外在、內在,當下放下就是止。沒有刻意、身心放鬆,這種方式是最恰當的。盡量學習止觀,這對心的安定有很大的幫助。
心跟身都是空性,沒有形狀,可是卻是可以控制的,也可以清楚。沒有什麼東西,只是光明,這是「空明雙修」的狀態。空是止,明是觀。「打坐」說起來是一個模糊的東西。
初學佛法的人要學習遵守因果,做善事,學習滿足,減少欲望、願望,不要有太多目的,身心便可以滿足放鬆。心的本身是平靜的,有了目的、欲望,心的平靜就會被破壞。不要要求太多,不要有太多願望和欲望,自己可以這樣告訴自己。
在比較富有的國家,物質很多,需要的也很多,擁有太多就帶來麻煩和痛苦,多一個欲望、多一件東西並不會給你任何幫助,只會帶來煩惱,增加麻煩。
問:我們如何覺察自己對他人的幫助或好意也許只是一種我執?
答:以慈悲心、菩提心為出發點,無所求的幫助和付出,不要等待或渴望有什麼回饋。有時候基於好心幫助別人,剛開始是好意,後來變成自己和別人都受到傷害。所以就是做了,之後就不要去追究結果。